金秋十月,新疆棉花采收工作进入关键阶段。新疆七师胡杨河市 178 万亩棉花已进入采收期,机械化采收率达 ***。阿图什市格达良乡通过北斗导航播种、***植保、智能灌溉等技术,实现从种植到采收的全链条智能化,采收成本降低、工期缩短近半。
七师胡杨河市178万亩棉花全面开启机械化采收作业,田间呈现出 “机械穿梭收白絮” 的现代化丰收图景;与此同时,阿图什市格达良乡通过集成北斗导航播种、***植保、智能灌溉等先进技术,实现棉花种植全链条智能化管理,不仅大幅降低采收成本,更将采收工期缩短近半,彰显了科技为新疆棉花产业注入的强劲动能。
在七师胡杨河市的棉田里,350 台经过全面检修的大型采棉机与 321 台配套打包机开足马力投入采收会战,在洁白的棉海中往复穿梭,精准高效地完成采摘、压缩、打包等一系列工序。为***采收质量与效率,当地连队实行 “两委” 成员分片包干制度,严格督查作业安全规范,严把采净率关口。据了解,该师市通过优化棉花品种结构、推行科学田管等举措,今年棉花长势喜人,部分团场亩产预计可达 470 公斤,采收工作预计于 10 月中旬全面完成。作为新疆棉花主产区之一,七师胡杨河市已连续 5 年棉花单产居兵团首位,皮棉核心指标领跑全疆,深受下游纺织企业青睐。
而在阿图什市格达良乡,科技赋能的痕迹从播种阶段便已显现。当地推广的北斗导航播种机可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,***行距均匀、播种深度一致,一台机车单日可完成 200 余亩播种任务,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数倍。在田间管理环节,***植保实现精准施药,智能滴灌系统根据棉花生长需求动态调控水肥,形成 “种、管、收” 全流程智能化闭环。种植户司孝同坦言,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人工投入,更让棉花品质稳步提升,“现在种棉既省心又高效,丰收更有***了”。
近年来,新疆棉花产业持续推进机械化、智能化转型,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生动缩影。数据显示,今年新疆棉花耕种收机械化率保持在 97% 以上,机采率稳定在 90% 以上,七师胡杨河市与阿图什市的实践正是这一趋势的鲜活例证。从 “人工拾花” 到 “机械采收”,从 “经验种植” 到 “智能管控”,科技的深度应用不仅破解了传统棉花种植劳动强度大、效率低的难题,更推动新疆棉花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,为***国家棉花安全、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业内专家表示,随着智慧农业技术在新疆棉田的广泛普及,将进一步激活棉花产业的规模优势与质量优势,助力新疆从棉花主产区向棉花产业强区跨越,让 “中国棉花” 在全球市场更具竞争力。


